當前位置:中國廣告人網(wǎng)站>創(chuàng)意策劃>創(chuàng)意文案>詳細內(nèi)容
營造孩子的真實感覺——兒童產(chǎn)品廣告如何創(chuàng)意
作者:佚名 時間:2003-5-19 字體:[大] [中] [小]
-
97年,著名廣告商麥肯為美國本·威爾(Ben Wear)兒童服裝,發(fā)展了一個主題為“本的邏輯”的系列廣告。廣告口號是“Ben Wear makes sense to kids”(本· 威爾是小孩的明智選擇)。這也是本·威爾品牌的一貫主張。所謂“本的邏輯”,實際就是兒童稚真心理的采擷:本要幫妹妹“拔發(fā)助長”;本把一個玩具一分為二,因為他覺得“兩個玩具比一個好”;本扳去螃蟹的六只腳,因為“我不能有八條腿,其他人怎么能有呢?”……廣告把這些只可能出自兒童思維邏輯的話語和行動國歸納入“本的邏輯”,配上鮮亮跳躍的色彩,夸張有趣的兒童溫畫插圖和歪歪斜斜的彩色文 字……如此,一個單純可愛、真實自然、活潑絢爛的兒童世界躍然在受眾面前。
這樣的趣味組合,相信父母們在忍俊不禁的同時,還會點頭認可:“小孩,就是 這樣的”。如果父母認可這種觀念和邏輯,也就認可本·威爾服裝所要塑造的品牌個 性:穿出小孩的模樣!
當然,父母對孩子的穿著打扮觀念也是一個見仁見智的話題。但這并不影響本· 威爾的品牌戰(zhàn)略:為那些喜愛孩子單純可愛的天性,而不贊賞把孩子包裝得“老氣橫 秋”的父母們專門設計!
美國老牌兒童服裝“孩是泰克斯”(Healthtex)的系列廣告也是利用印刷媒體。一個廣告是賣它的兒童內(nèi)衣,畫面展示一個孩子正低著頭專心致志地玩弄自己的肚臍 。怎么回事?文案寫道:“肚臍圓圓的、軟軟的,你一動它,還覺得有點發(fā)癢。你在商店里到處把它展示炫耀,小朋友見了會尖聲大笑,而媽媽們的臉卻紅得象甜菜根。 還真是沒有誰的肚臍和你的一模一樣。老天,難道你總也忘不了你的小肚臍?現(xiàn)在我 們有了一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法。它就是‘孩是泰克斯’牌貼身套衫……”有趣的語言加上獨特的切入點,完美地傳達了產(chǎn)品的USP(獨特的銷售主張)---貼身,正如廣告 標題揭露的:“為什么家里放著價值768美元的玩具,而寶寶們?nèi)韵矚g玩他們的肚臍?
另一個廣告是賣它的兒童時裝,廣告標題是:“十八個月,已經(jīng)感到新潮時裝太 少了!蔽陌笇懙溃骸八茏屇愣嗨8分鐘了,喝麥片粥時只弄灑了半碗,她用手指著 狗卻學牛叫。不過到目前為止,都還算好。喏,現(xiàn)在問題來了,今天她該穿什么?不 行,那套的顏色太過時了,這套又太時髦。托兒所的孩子都穿那個,太單調了。突然, 你發(fā)覺你手上的好衣服太少。要想避免這種情況發(fā)生,就照著其他母親的樣子去做吧。 將過75年了,她們一直這樣,買“孩是泰克斯”牌產(chǎn)品,像我們新的輕便裝和工裝褲 系列……。
再看看莊臣嬰兒護膚用品的系列印刷廣告。它的與眾不同之處,在于用寶寶的一個 個局部特寫作為廣告的主體形象。寶寶胖乎乎的小手、小腳、小尿股,那細嫩的皮膚和 稚氣可愛的神態(tài),非常惹人喜愛。每個廣告的文案相當簡單:
“也許有一天,他的小小的二頭肌真能堅硬如鐵”。
“也許有一天,這雙腳會跳天鵝舞”。
“也許有一天,這雙嫩手將去打棒球”。
“也許有一天,這個小尿股會坐在總經(jīng)理的寶座上”。
在每個廣告的產(chǎn)品形象下面,都接著相同的下半句:“但今天,他們需要莊臣的呵 護”。寶寶們?nèi)缁ǘ湟话愕膵赡叟c他們?nèi)蘸笏傻拇笫略诖诵纬梢环N矛盾的沖突,怎 能不叫每位望子成龍的父母為之憐愛心動!
以上廣告的共同點在于,都抓住了父母對孩子無比關愛和美好期望的心理狀態(tài),采 取直接與父母溝通的策略,在創(chuàng)意上,通過語言、心理、形象的渲染,博得父母的認同 與共鳴。
一般來說,像服裝、營養(yǎng)品、護膚品這些理性購買(雖然少不了感性訴求)的產(chǎn)品 類別,把拆求對象對準父母,選用印刷媒體是順理成章的做法。
再來看看國內(nèi)的兒童產(chǎn)品廣告。它們主要出現(xiàn)在電視媒介上。在廣告策略上,最重 要的特點是直接把產(chǎn)品使用者---兒童作為訴求對象。直接以使用產(chǎn)品的兒童形象進行誘 導說服,利用兒童的好奇、模仿、趨同等心理,鼓勵兒童自己成為購買的決策者。廣告多以兒童群體形象出現(xiàn):如“樂百氏奶”廣告中孩子們蹦蹦跳跳唱兒歌;“姓哈哈”廣 告中一群中外兒童奔跑在長城上,“我們都愛喝娃哈哈”,以及小霸王學習機的“你拍 一,我拍一……二十一世紀在招手”等等,畫面熱鬧、背景音樂歡快。另外,精明的廠 商還試圖激勵兒童去影響產(chǎn)品的主要購買者---孩子的父母。頗具代表性的如“娃哈哈 果奶”的“媽媽我要喝”、“必是”飲品“媽媽,明天又要買了”……這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父母對孩子因疼愛而遷就的心理。在中國,這也是一種國情。
在創(chuàng)意溝通上,國內(nèi)的兒童廣告還樂意走“兒童形象成人化”的創(chuàng)意路線:或者讓兒童扮作王子公主,演繹異域式的“英雄救美人”故事;或者讓孩子模仿成人樣式,向“夢中情人”大獻殷勤。這樣的做法,不知是兒童心理的真實暴露,還是大人們自做聰明的主觀臆想?
兒童是電視的重量級觀眾。電視廣告對兒童的誘惑力的確非同一般。當聽到兒童將廣告語“高露潔,沒有蛀牙”,“可口可樂發(fā)發(fā)發(fā)”等等當作口頭禪時,你立刻感覺到它的威力。美國的有關研究表明,年幼的兒童受電視廣告的影響之大可達到改變他們行 為的程度。事實上,許多企業(yè)和廣告商確是深諳此理,在兒童產(chǎn)品的廣告中,積極深挖兒童們在行為的“模仿攀比”、對信息“消化不良”等特點上的潛力。
國內(nèi)的這種廣告策略,多見于感性產(chǎn)品類別中,如兒童休閑食品(餅干、零食、酸 奶、巧克力等等)。當然,對于感性產(chǎn)品,利用電視媒介對兒童的特別作用,直接向兒 童訴求,固然是追求顯著效果的做法。但如果忽略了兒童這個年齡階段身心尚未成熟的特定因素:他們還缺乏對外界信息兒獨立篩選過濾的能力,過分地對他們誘惑,可能會產(chǎn)生不良的社會后果。1998年2月,上海的媒體報道過這樣的事件:某某牌創(chuàng)可貼在小學 搞促銷活動,某小孩為寫一篇談試用后感受的文章而自傷手指。當電視廣告中的小男孩 凜然大吼“我不吃藥,我不打針”,當小女兒過生日有蛋糕,有舞會,還非得有件高級 服裝才開心起來,當七齡小兒喊著“親親我我小倆口”的時候,某些錯誤的、庸俗的思 想觀念悄悄地在兒童幼嫩純潔的心靈中生根發(fā)芽了。
對比以上國外和國內(nèi)兒童廣告的不同,實則它們代表兒童廣告的兩種做法(排除誤 導,缺乏社會責任感的廣告)。當然造成其中的差異,不能忽視產(chǎn)品類別需要的因素,以及兒童產(chǎn)品市場的因素(例如,法國童裝的大類就有100余種,可謂應有盡有;反觀上海,童裝生產(chǎn)企業(yè)僅占服裝企業(yè)總數(shù)的2-3%,家長坦言:現(xiàn)在購買童裝往往是“矮 子里面拔長子”)。那么,兒童廣告創(chuàng)意策略到底如何選擇,到底走向何處? 首先,要認識一個基本的前提:兒童營銷首先涉及一種存在于廣告業(yè)和父母親之間 的共同責任感。美國小兒科學會電視廣告的政策規(guī)定:“父母親必須教育兒童,使之成 為責任感十足且見聞廣博的消費者!边@說明了兒童的特殊情況,從廣告自身的角度看, 創(chuàng)意和策略必須承擔社會責任。 其次,要認識到兒童市場并非是單一的,它可細分為三個群體:1-5歲的學前兒童, 他們幾乎完全依賴父母的決策;6-9歲,一群趨附流行的小鬼,也是重量級的電視觀眾; 10-13歲,喜歡模仿青少年的一群。對于不同的群體,結合考慮不同的產(chǎn)品類別特征,確 定到底向父母還是向兒童訴求。
對于向兒童訴求的情況,肯羅曼和珍·曼絲在《如何做廣告》(臺灣滾石版,1996) 中,總結了他們五點經(jīng)驗之道:
1、使產(chǎn)品有意思,使廣告有趣味;
2、展現(xiàn)產(chǎn)品的實際真相。因為兒童喜歡現(xiàn)實真相;
3、為產(chǎn)品創(chuàng)造人物個性;
4、音樂是關鍵。事實上,音樂是共同的語言;
5、填用角色。例如兒童會模仿年齡稍大些的兒童,女孩會模仿男孩,反之則不然。
其實,除此之外,運用卡通和童話故事,也是有效的通常做法。
對于向父母訴求的情況,創(chuàng)意的切入點是把握父母對培育孩子成長的健康的心理狀態(tài),溝通的“橋梁”是找到對孩子各方面話題的正確看法。
無論是對兒童還是對父母訴求,無論是感性還是理性,兒童形象始終是廣告的信息載體。因此,兒童產(chǎn)品廣告創(chuàng)意的共同原則是:營造孩子的真實感覺。那是溝通的基點 。真實,也是著名廣告商麥肯矢志不移的廣告哲學:Truth Well Told(善詮涵意·巧 傳真實)。
相信,只要真實,即便是孩子的惡作劇,也具備了共鳴的條件,因為,家長們會認 可“那確是孩子才想得出的事”。這正如法國泰賽爾兒童飲料廣告的創(chuàng)意:由于家長們 限制孩子過多飲用泰賽爾,小家伙們便進行報復。廣告采用因果式的意象組合展現(xiàn)畫面 ,他們把家長的鑰匙系在氣球上讓它飛到天上;他們在大人的拖鞋里悄悄放上老鼠夾…。